「死亡」的話題,自古以來即是中國人的一大禁忌。生前不談後事;立遺囑

如下詛咒,人走後留下的紛紛擾擾,反倒成了未亡者的一大課題。然而撇開

實質遺物,針對父母的離世,除了留給子女難以承受的巨慟;重創心靈的修復

過程更是一條漫漫長路,這些被動的負面心理反應,有沒有可能換個角度思索

後,讓「失去父母」成了子女二度成長的機會。

 

本書作者珍.賽佛博士是執業多年的心理治療師,她將自己的親身經歷及透過

數十名個案的研究分析,首開先例探討死亡所帶來的收穫。更明確的說,應該

是中年喪親者,經過一段傷慟、失喪的哀悼情緒後,主動從死亡所敞開的新

視角,尋求有意識、有條理的自我改造機會。

 

書中珍首先就個人在母親過逝後,理性、客觀地誠實面對自己真正的心理感受,

並從中清點母親的人格特質,回想自己的成長過程中,母親所帶給她正面與負面

的影響。經整理盤點後,母親的佔有慾與加諸在她身上的強權壓迫,以致日後

人格發展的缺失,讓她凝神傾聽多年來精神、心理最深層的吶喊,最終將自己

從母親那裡獲得的傳承細分取捨,不僅母女因此達到心靈的和解,面對母親離世

所帶來的如釋重負,也不再使人罪疚羞愧。

在珍訪談、輔導的個案中,不乏在外受敬重於專業領域的權威領袖的父親,在家

卻扮演兒子的獄卒、獨裁父親強權壓制兒子的性向發展、母親仇視女兒的出生、

父母主觀涉入的破碎婚姻、無視於子女因亂倫騷擾所致心靈受創的父母等等。

 

這些勇於坦承因喪親而有所獲益的實例,皆經由「死亡空間」──即生者重新估量

逝者的地方──找到死亡的益處。無可否認,這是相當個人化的省視空間,即便

子女願意客觀地將父母的原生家庭因素列入考量,並從而釋放自己的體諒,但畢竟

當事人的自白只剩單方面,逝者無能為自己申訴,更無機會坦承自己未能達到完美

父母的遺憾……。

 

俗話說:「久病床前無孝子。」父母若非意外身故,病榻前的看護,不僅耗費心力

,更造成經濟上的沉重負擔,因此當長期受病魔纏身的父母得以解脫,無非帶給

子女某種程度的寬慰,或者從小受制於父母的威權壓力,而放棄追求夢想的權利,

也將從喪親中重獲身心的自由。可這種「鬆了一口氣」的感覺,往往被自責、愧疚

取而代之,因此始終未被視為一個療癒哀慟、走出悲傷的出口,更無以從中深入

探究、思索其前因後果的形成。

 

然而賽佛博士傾力探索的真實紀錄,若只是給予父母已故的中年人再度成長的機會

,不免將此書的功能受限於狹隘的視界。對於有幸父母仍健在的讀者,這無疑是

一場親子關係的大掃除,也許未必立刻回家找父母翻舊帳,來個大審判。或許我們

也能細數盤算父母的人格特質,從中追溯他們的生命故事,進一步了解父母的原生

家庭,如何造就他們日後與子女相處的行為模式以及評斷人事物的價值觀。如果

我們能從中找到問題的癥結,是否願意與他們敞開心胸屈膝長談,而不是將來讓

父母帶著我們的遺憾、怨懟、憤怒埋入土裡。

 

閱讀此書的過程,腦中不斷浮現曾在一本書中讀到的幾句話:「所謂人近中年,

就是你不必再擔心自己會越來越像父母,因為你發現自己變的和他們一樣了。」

讀完此書的恍然大悟;情緒的翻騰起伏;著實讓我捏了一把冷汗,且至今仍餘悸

猶存。我不禁認真忖度,父母施加在我們身上的強勢壓力與情感禁錮,是否無形中

我們已將它轉嫁在孩子的身上而不自知;是否我們待人接物的行為模式,其實已

拷貝了父母的原型;當我們發覺自己不是個完美的父母時,能否以同理心收起放

大鏡,讓父母在生前就給我們即時頓悟、省思的機會,以解開彼此多年來的心結。

讓人生不留遺憾,我想應該是這本書帶給讀者的最大益處。

 

 

 

 

感謝大塊文化提供試讀機會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