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些年,拜深具國際觀的出版業所賜,讓我們有機會揭開第三世界的神秘面紗。

 

尤以中東國家的宗教、政治、文化、種族界定與民族色彩,小說著實為我們上了

 

生動精彩的一課,即便明知故事是虛構的,其真實情感的流露以及令人難以置信的

 

錯愕中,我們確實目睹了對民主自由的深切渴望,與從萬般險惡的困境中看到勇氣

 

與毅力。

 

然而,無論是小說或是半自傳體故事,畢竟寫作者心中早有定論,結局終究隨著

 

劇情鋪陳,牢牢掌握在敘事者手中。有別於以往的小說形態,《在巴格達遇見珍.

 

奧斯汀》是以書信往來的方式,講述一則真人實事的故事。兩人一來一往的字裡

 

行間,所透露的是對下一秒的不確定性,懸浮在空中的希望,只能任憑命運的安排,

 

與擊不垮的決心。讀者透過難以預料地即時轉折,感受到第一手真切的情感與突如

 

其來的衝擊逆境,懸掛著的一顆高低起伏的心,直到最後一頁,方能安穩降落踏實

 

著陸。

 

碧,英國國家廣播公司(BBC)世界新聞網電台新聞的製作人,為負責的新聞節目

 

《大世界》,聯絡到伊拉克各行各業的民眾,以詢問對這次大選的結果及選舉當天

 

可能發生的流血事件的想法,因而找上了梅。

 

梅,在巴格達的大學教授英國文學,從小在英國成長直至中學後,舉家遷回伊拉克。

 

與其說海珊垮台後,更確切的說法應該是美國入侵後,伊拉克四分五裂,中上階級

 

人士紛紛移民國外或逃至鄰近國家,政府部門解散,數百萬人失業,頻頻傳出的大學

 

教授遭暗殺事件,在在顯示大學校園的無以為繼,黑市猖獗,民不聊生,極權統治下

 

的伊拉克人民,走上街都要擔心突來的子彈,異教男子更難逃一死。

 

 

從一開始的書信(E-mail)訪問,漸漸地兩人建立起難能可貴的情誼。碧的瑣碎家庭

 

生活──三個女兒的成長點滴,職業婦女的匆忙步調──不僅成了強忍恐懼威脅度日

 

的梅,繼續走下去的動力,同時讓她深切感受到世界仍有溫暖的角落與希望的未來。

 

然而,再碧的心中甚至有個強烈的願望,要將梅從暗無天日的絕望之境解救出來。

 

於是兩人展開一場與命運搏擊的苦戰,其過程絕非生長於民主國家的我們所能揣度。

 

 

 

讀著書中的梅.維特維特,其背景閱歷及處境際遇,與《在德黑蘭讀羅莉塔》的作者

 

阿颯兒.納菲西有幾分相似,同樣希望學生能從西洋文學中,尋找現實生活裡幾近

 

蕩然無存的生命尊嚴與人生價值。這是從來只呼吸著自由空氣的人們,所無法確切

 

體會與感受的。從梅的信中,雖能看出她徘徊在憂鬱症邊緣,奮力與周遭層出不窮

 

的突發狀況搏鬥。然而,對於來自倫敦碧的信中所提及的美食大餐、音樂饗宴,

 

與一長串的度假旅遊,如此天壤之別的生活,非但未見梅有絲毫妒嫉之心,反倒

 

熱切期盼碧的家庭生活能更多采多姿。如此崇高的靈魂只能出自一個極為善良的

 

生命體,讀著讀著不禁教人自慚形穢。

 

 

相較於梅的高尚心靈,世界主流的都會女子碧.羅拉特,就我個人的淺見,恐怕是

 

世上碩果僅存,擁有偉大情操的人類,一般人對一個朋友或者親人,都未必能如此

 

不計代價竭盡所能,何況是遠在天邊素未謀面的信件往來筆友。網路世界是個隨時

 

能隱身遁形、來去自如的虛擬空間,面對梅排山倒海的困境,尤其是金錢上的支援,

 

碧的不離不棄、盡心盡力著實令人感佩萬分。

 

 

一則感人至深的真實故事,在巴格達的梅,遇上來自珍.奧斯汀的優雅世界的碧,

 

兩人在一千多個日子裡,毫無預期將集結成書的往來信件,經由上天特意地安排,

 

讓我們有幸分享她們的喜怒哀樂,當碧收到梅的最後一封信,正逢兩人生日,這無疑

 

是她們最棒的生日禮物。在我生日的今天讀完最後一頁,止不住盈眶的淚水,這本書

 

何嘗不是出版社送給我最特別的生日禮物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感謝商周出版社提供試讀機會

 

本文章同時發表於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young570611/article?mid=7335&prev=7359&next=7328&l=f&fid=8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